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開啟。受國家油價震蕩上行影響,6月14日24時,國內汽、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90元和375元。今年以來,國內成品油價格已進行了11輪調整,累計“十漲一跌”。
油價上漲牽一發動全身,對燃油車車主來說,還該不該繼續無所顧忌地開車?對準車主來說,是不是應該考慮買一輛新能源汽車了?
油價迎來“10元時代”
該來的總是會來。6月14日24時,國內汽、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90元和375元。這是國內成品油價格年內第十一次調價,其中錄得十次上調。
半年多時間里,錄得10次上漲。據悉,這是2013年新版油價定價機制實施以來的最高紀錄。此前的最高紀錄是9次,且中途伴隨下調或擱淺。
本輪調價之后,國內92號汽油全面進入“9元時代”,部分地區的95號汽油則跨進“10元時代”,更有少部分地區,95號汽油突破11元/升。
今年以來,國內汽、柴油價格每噸累計分別上漲2720元和2620元。按50升的容量計算,私家車車主加滿一箱92號汽油比年初多花100元。
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跟國際油價的強勢表現密切相關。過去兩個月,國際油價自93美元/桶開啟一輪強勢上漲行情,漲幅超過30%。截至6月10日,WTI原油期貨盤中最高觸及122.75美元/桶;布倫特原油最高觸及124美元/桶。
雖然國際油價蹭蹭蹭往上漲,但因為供應緊張的格局短期難以改變,加上強勁的需求,高盛集團日前再次上調油價目標至140美元/桶。摩根士丹利看漲預期價格則為150美元/桶。原油貿易巨頭托克集團也認為,油價可能會達到150美元/桶。
作為一個石油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國家,我們一方面需要廣開“油路”,尋求更多的原油進口渠道,打造能源的定價中心;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加大推廣新能源的力度,早日實現能源轉型。
該買什么車?
成品油價格不斷上漲,無疑增加了燃油車的通勤成本。這對大多數開車的人來說,都是不小的壓力。網友有個段子,頗為形象地刻畫成各種車型車主的心態:混動車主很淡定,普通車主有點焦慮,高油耗車主直接坐公交車。有“老司機”甚至感慨,“加滿一箱,夠買一輛自行車,加滿五箱,夠買一輛電動車。”
油價這么漲,對于高油耗車主來說,如果家里沒礦,真是有點“不敢開車了”,畢竟,出個門油錢+停車費,真不如直接打車劃算。
面對油價蹭蹭蹭往上漲,那些準車主在思考,是不是該買輛新能源汽車呢?最新的汽車銷量顯示,很多人是這么做的。
6月10日,中汽協發布最新數據顯示,5月汽車產銷分別達192.6萬輛和186.2萬輛。值得一提的是,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46.6萬輛和44.7萬輛,市占率達24%。前5月份,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07萬輛和200萬輛,同比均增長1.1倍。
這意味著,隨著汽車行業促消費政策的出臺,其效應正逐步顯現。車補、免購置稅等促銷措施,讓原先瞧不上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,紛紛“路轉粉”。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翰認為,由于油價過高,很多人會把目光轉向成本相對更低的新能源汽車。正因如此,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會越來越好。
對不少消費者來說,燃油車技術更加成熟,而新能源汽車存在不少負面反饋,會擔心續航里程及后續充電服務等問題。
對于動力電池的續航問題,得益于新能源汽車需求爆發,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迅速攀升。1到4月,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增長83.4%。其中,我國企業在TOP10中占據6席,市場份額達到55.3%。技術水平來看,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比2012年提高1.3倍,價格卻下降80%。
與此同時,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配套設施也在不斷完善。截至2021年底,累計建成充電樁261.7萬個、換電站1298座,已然形成全球最大的充換電網絡。
當然,買車對大多數家庭來說,都是件大事。消費者還是需要從收入和喜好等角度,全方位思考甚至試駕,最終做出自己的選擇。
免責聲明: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僅作讀者參考,若稿件有涉及侵權或對內容有任何質疑,請立即與本公司聯系,我們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,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