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,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也變得更受關注,眾多企業開始布局動力電池生產業務,正掀起新一輪的“電池制造熱”。由于需求快速增長、原材料上漲等因素影響,動力電池的市場價格出現明顯增長,而且“一電難求”。
動力電池需求快速釋放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今年1-9月,新能源乘用車零售387.7萬輛,年增113.2%,形成逐月趨勢性上升走勢。新能源汽車的好行情帶動了產業上游動力電池的增長勢頭。鋰離子電池作為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的基礎產品,其成本約占電動汽車整車成本的40%。面對巨大的擴產需求,鋰電池原材料價格開始一路暴漲,尤其是碳酸鋰的價格,均價已從年初30萬/噸上漲至近60萬/噸,漲幅近九成。
為保障鋰電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,近日工信部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《關于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》(下稱《通知》),部署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。
《通知》的出臺將會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接,共同引導鋰鹽價格理性回歸,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。
《通知》明確提出,指導鋰電企業結合實際和產業趨勢合理制定發展目標,在關鍵材料供應穩定、研發創新投入充足、配套資金適量充裕的前提下,因時因需適度擴大生產規模,優化產業區域布局,避免低水平同質化發展和惡性競爭。
《通知》還提出,鼓勵鋰鎳鈷等上游資源企業、鋰電回收企業、鋰電終端應用企業及系統集成、渠道分銷等企業深度合作,通過簽訂長單、技術合作等方式建立長效機制,引導上下游穩定預期、明確量價、保障供應、合作共贏。 規范鋰資源相關產業發展,加強監管固然重要,但最好的辦法還是要靠市場化來解決。
《通知》指出,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、市場監管部門要堅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,著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割裂,共同建設高效規范、公平競爭、充分開放的全國鋰電統一大市場。
免責聲明:本文轉載自互聯網,僅作讀者參考,若稿件有涉及侵權或對內容有任何質疑,請立即與本公司聯系,我們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,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。